Highlights & News

Highlights & News

发表日期: 2023年7月30日

《创科导航》是TVB无线电视一个介绍香港本地及外国科技及技术发展的资讯节目,逢星期三晚上9:30 无线财经‧资讯台播出。2023713日,《创科导航》节目对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(以下简称为“中心”)的最新医疗科技成果进行了深度报道。
中心执行主任刘宏斌介绍说,中心科研聚焦在三个方向:类脑人工智能(AI)基础理论、AI 多模态大模型、AI 赋能的医疗机器人。我们在医疗科技方面的研究以重大临床挑战为驱动力,旨在技术创新上取得突破。现阶段主要针对微创脑手术,研发AI和机器人技术,来增强外科医生做手术的能力,使得手术更安全,更智能。
这期节目展示了中心致力打造的人工智能体(Embodied AI)手术室平台技术。人工智能体手术室汇聚了诸如AI增强现实、微创手术机器人、手术AI大模型、手术数字孪生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先进技术。其中包括:
MicroNeuro是世界上首个微创脑手术柔性机器人系统。该系统融合了多级柔性内镜、高精准控制、增强现实手术导航与AI大模型等最新技术,解决了脑组织脆弱、空间狭小、手术操作困难等挑战,突破人类手--脑操作的极限。2022年该技术团队获首届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。在处理脑部深位的肿瘤时,传统的硬性手术器械通常需要两个切口和入路。使用MicroNeuro系统,医生只需在颅骨上钻一个小孔,便可操作柔性机械臂安全地抵达大脑深处进行精准的手术,同时大幅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。
多模态手术大模型是全球领先的智能手术过程指导管理系统。这个系统将AI智能与手术室的实时成像设备有机融合。同时,该系统将通用人工智能知识、外科临床专家知识和多种手术相关的下游任务相结合,从而实现准确和可靠的手术场景与过程认知。目前该系统已具有诸如手术阶段识别与指导、内窥镜场景理解、术中实时影像智能识别及多模态配准、手术安全管理监测等功能。该系统已在神经外科手术、胸外科手术和呼吸介入等术式中得到初步应用,并在提升手术安全性及智能化方面得到临床专家的高度认可。
机器人辅助超声扫描系统结合了力控制算法和智能图像算法,系统可以自主对目标区域进行实时三维超声成像,实时调整探头与人体接触方向以实现最佳成像切面,并自主跟踪目标以构建目标三维影像。该系统旨在减轻医生负担、实现超声扫描的标准化与数字化,并在复杂动态环境下实现精准安全的机器人全自动超声扫描。
实时骨骼血管数字孪生系统通过相机实时估计人体骨骼与动脉位置,系统使用参数化模型,可以实时计算人体的体态体姿特征。该系统适应不同体态的病人,可以用作穿刺位置引导、损伤位置快速估计等评估辅助,亦可与机器人系统结合实现具身智能化的手术治疗。
在展望未来发展的时候,刘宏斌主任强调,AI 和机器人技术的研发方向,就像所有成功的技术一样,应以人为中心。具体而言,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以下问题:AI如何最有效地与外科医生交互;人机交互的最佳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;以及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外科医生的能力等。